醋的做法大全_醋怎么做好吃-查字典菜谱大全
查字典菜谱大全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菜谱
查字典首页> 菜谱大全> 食材“醋”介绍
原料别名:苦酒、淳酢、醯、酢
原料分类:
使用提示: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脾胃湿盛、外感初起者忌服;胃溃疡和胃酸过多者不宜食醋。
食材介绍

醋是一种发酵的酸味液态调味品,以含淀粉类的粮食(高粱、黄米、糯米、籼米等)为主料,谷糠、稻皮等为辅料,经过发酵酿造而成。醋在烹调中为主要的调味品之一,以酸味为主,且有芳香味,用途较广,是糖醋味的主要原料。它能去腥解腻,增加鲜味和香味,能在食物加热过程中使维生素C减少损失,还可使烹饪原料中钙质溶解而利于人体吸收。比较著名的品种有江苏镇江的香醋和山西的老陈醋等,常用于溜菜、拌菜及腥味较重的菜肴中。

食醋因原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发酵醋和人工合成醋两种,其品种主要有米醋、熏醋、白醋等。米醋主要原料为高粱、黄米、麸皮、米糠、盐,经醋曲发酵后制成,呈浅棕色,香味浓郁,质量较好,适合于蘸食和炒菜;熏醋原料除无黄米外,基本与米醋原料相同,发酵后略加花椒、桂皮等熏制而成,颜色较深,以存放时间长者为好,适合于蘸食和炒菜;白醋(又称醋精)为冰醋酸加水稀释而成,醋酸的含量高于米醋等,酸味大,无香味。浓醋酸有一定的腐蚀作用,使用时应根据需要稀释和控制用量。

烹调菜肴时加点醋,不仅使菜肴脆嫩可口,祛除腥膻味,还能保护其中的营养素。但是正在服用某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碱性药、抗生素、解表发汗的中药的人不宜食醋。

食材营养

1.醋可以开胃,促进唾液和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吸收,使食欲旺盛,消食化积;

2.醋有很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肠道疾病、流行性感冒和呼吸疾病;

3.醋可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是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病人的一剂良方;

4.醋对皮肤、头发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中国古代医学就有用醋入药的记载,认为它有生发、美容、降压、减肥的功效;

5.醋可以消除疲劳,促进睡眠,并能减轻晕车、晕船的不适症状;

6.醋还能减少胃肠道和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起到醒酒的作用;

7.醋还有使鸡骨、鱼翅软化,促进钙吸收的作用。

制作指导

1.吃饺子蘸醋或食用醋较多的菜肴后应及时漱口以保护牙齿;

2.作菜时,加醋的最佳时间是在两头,即原料入锅后马上加醋及菜肴临出锅前加醋,第一次应多些,第二次应少些;

3.醋可以用于需要去腥解腻的原料,如烹制水产品或肚、肠、心等,可消除腥臭和异味,对一些腥臭较重的原料还可以提前用醋浸渍;

4.醋用于烹制带骨的原料,如排骨、鱼类等,可使骨刺软化,促进骨中的矿物质如钙、磷溶出,增加营养成分。

食疗作用

醋味酸苦、性温,入肝、胃经;

有散瘀,止血,解毒,杀虫的功效;

主治产后血晕、黄疸、黄汗、吐血、衄血、大便下血、痈疽疮肿,又可解鱼肉菜毒。

其他

中国古代酸味调味应用较多,醋传为造酒时所创制,《四民月令》已载有作醋方法,至北魏《齐民要术》,其中制醋法已达20余种。以后各代均有名醋出现。至今醋仍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查看全部
食谱营养

蒜拌空心菜:'1.将空心菜择去老根,切10厘米长的段,放开水中焯一下,捞出控干水分,晾凉...    详细介绍

凉拌海蜇皮:'1.将海蜇皮泥沙洗净,切10厘米长的细丝,放入凉水内浸泡;2.黄瓜切10厘米长...    详细介绍

年年高升:'1.小排骨先氽烫过,去除血水后冲净泡沫,沥干,放锅内,加入调味料(酒1大...    详细介绍

咕噜蜜肉:'1.猪肉切成3厘米*3厘米*0.5厘米的厚片,加盐2克、味精2克、鸡蛋、生粉10克...    详细介绍

脆炸大肠:'1.将猪大肠用盐或明矾擦洗干净,除去粘液污物;2.将大肠光滑面翻在外面,先...    详细介绍

营养成分
按菜系查菜谱

查询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