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1-06-09 11:27:09
每年的6月9日定为国际档案日,今年是第十四个国际档案日,今年的主题是“档案话百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欢迎大家浏览。
篇一: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原来档案会说话
天下诸事,往往在你一知半解时,可能并不会觉得怎样,而当你真正走进它之后,可能会生出许多感慨,许多意外和惊喜也会扑面而来。
近期,阅读《档案价值》一书,它带给我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可以说,它是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电力史诗画卷、一部包罗万象的中国电力博物志、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电力百科全书。
《档案价值》用拼图的形式,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追根溯源,抽丝剥茧,围绕一件件实物档案,引出一段段档案故事,客观、准确、真实地还原电力的历史。该书编撰人员颇为用心地将全书分为“馆藏珍品”“档案创造价值”“兰台心语”3个部分,讲述与电力有关的人和事。
《档案价值》全景式呈现了百年电力的历史开端和办电历程,经过无数次打磨和锤炼,经过许多人努力和奋斗,最终铸成今天电力的辉煌。其中的档案故事,无疑让我国百年电力史的见证者――一件件珍贵档案“开口说话”,讲述它们的过往,同时也是国家电网的过往,更是中国电力的过往。
《第一盏电灯到光的革命》一文开篇的背景介绍中,寥寥数语让人从眼前开放的特高压时代和能源互联网时代“穿越”到100多年前的那段岁月。“清光绪五年四月初八(1879年5月28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电气工程师毕晓浦以蒸汽机为动力,带动自激式直流发电机,点亮了炭极弧光灯,上海的第一盏电灯宣告问世”。
哪怕数学再不好的人掐指一算都会忍不住“哎呀”一声:“中国电力已经走过了139年的历史啦!”恭喜你,答对了。
然而,更让人讶异的是,1875年法国巴黎才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弧光灯的电厂,西方国家刚刚开始设厂发电。也就是说,中国有电的历史只比西方国家晚了4年。一种深深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1882年,英国人立德尔在上海南京路创办了上海电气公司,它是上海第一家发电厂,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家发电厂。而从上海第一盏电灯出现到点亮上海,仅用了3年时间。6年后,身居北京故宫的慈禧太后才用上了明晃晃的电灯。这可是北京城的第一盏电灯,而整套发电设备,竟是大臣献给她的西洋贡品。如果不是深度阅读《档案价值》,我是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纵观我国百年电力史,办电经费从官僚资本控制到民间资本介入,再到政府拨款和股份制,一路举步维艰,颇多周折。而民营资本办电是早期电力建设极其重要的一环,许多仁人志士挺身而出,为之不懈努力。1910年,总装机容量为1035千瓦的北京前门发电厂是当时民族资本开办的最大电厂。此外,中国电力分布图是1948年人工手绘、迄今为止在国内公布的首张新中国成立前的全国电力分布图,也是第一张由中外电力专家联合完成的中国电力历史地图。
新中国成立以来,百废待兴,电力亦然。老一辈电力人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顽强地发展电力、建设电力,从“带电作业”到“列车电站”,从我国第一座330千伏变电站到第一个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从“户户通电”到“电力天路”,从xq与西北联网到青藏联网、川藏联网、玉树与青海联网再到“走出去”……通过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档案图片,可以看出电力企业的责任与担当。
今天,中国电力人终于可以豪情满怀地挺起脊梁向世界宣布,我们已经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请让我们在着眼当下的同时,回望历史、追溯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不忘展望未来和畅想未来。
如此,我们的档案工作才会更好地助力电网建设、服务公司发展和承载社会责任,才会更好地发挥电力人了解历史和公众了解电力的“窗口”作用。
篇二: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国际档案日征文
2009年,与档案的第一次相遇是快要毕业的那年,那个时候,我从学校很荣幸的被选到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实习,有幸成为了一名档案工作的实习生。2014年,我真正成为了一名档案员,再次与档案相遇,到现在与档案工作心形相随了三年多的我,对档案渐渐产生了一种化不开的情愫。因为,在我的眼中,档案已不仅仅是一卷卷无生命的纸页,而是我人生路途上邂逅的一位能够相知相依的伴侣,一位能够开启心智的良师益友
档案不论是身穿甲骨、竹简,还是衣着纸张、光盘;不论是蜗居架阁库,还是荣登高楼大厦;不论是遭受焚书坑儒的伤痛,还是迎来现代文明的光辉照耀,都一样沉稳冷静,不卑不亢,能屈能伸,品性依旧。她仿拂是一位历经沧桑、饱尝炎凉的得道高人,看破尘世,了然于胸,坦然地从远古走来,无畏地向未来走去。
档案始终抱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忠于真实”。不论是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还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不论是面临消磨殆尽的生命威胁还是面临粉身碎骨的死亡考验,她也不曾改变其一颗真实的心。因为她深知,维护历史原貌、捍卫事实真象就是她的神圣使命;因为她坚信,讲实情说真话是她独特的风格。纵观古今,她始终保持初衷,表露真我,对历史、对事实忠心不二,一以贯之。
档案是连接历史与现实的链条,它连接着昨天、今天和明天;它连接着过去、现在与未来;它客观地面对一切世事变迁,忠实地记载历史的美丑善恶,有力地匡正着花样翻新的野史和传言。它以其特有的客观和公正,为后人保留了真实的历史。
其实,档案员的生活真的很平淡,工作很单调,从事的工作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他们是一群最平凡不过的人,整天面对一大堆资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数次地重复着归类、抄写、装订等一系列机械的工作。然而,正是这简单重复的工作,真实地记录了人们的活动,再现了历史的真实,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方便了群众的生活。没有哪一项工作可以像档案工作这样能够穿越时空横贯古今。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和实践,我对档案工作有了新的认识:我崇敬这份工作,因为它能“对历史负责”;我热爱这份工作,因为它能“为现实服务”;我理解这份工作,因为它将“替未来着想”。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如果可以,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作为一名普通的档案员,我认为,我很普通,也很平凡,没有鲜花,也没有掌声,有的只是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但我要说的是,档案员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体现出人生的价值,同样也能让自己的生命闪光!作为档案工作队伍里的一员,我始终相信,小草虽小,一样能铺成辽阔的大草原,档案工作虽然平凡,一样能走向不平凡。
今天,我要用一名普通档案员发自肺腑的声音说:我是档案员,我骄傲,我自豪,我选择从事档案,无怨无悔!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希望大家喜欢。
【2021年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 档案话百年征文作品精选2篇】相关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