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 汉语字典
  • 词语字典
  • 成语词典
  • 近义词
  • 反义词
  • 英语词典
查字典> 作文>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最新(精选三篇)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最新(精选三篇)
小编:左ZH
时间:2021-12-24 00:50:39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小编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的优秀作文,有需要的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1

孟子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卢梭认为,怜悯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不论是孟子所说的恻隐心还是卢梭所说的怜悯,都是人性本善的表现,都是对遭受苦难和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人类因为这种同情而互助共存。因此而言,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

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怜悯体现出个人的修为与境界。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孔子在有丧者之侧食之不饱,是因为他拥有超脱常人的怜悯情怀;他的这种怜悯情怀在对弟子伯牛生恶疾这事中亦有充分体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恶疾传染人,但孔子还是从窗户伸手与伯牛握手,以示安慰。这种安慰可以给绝境中的人莫大温暖,让寂寞的灵魂得到抚慰。若人人都能如此,那么世间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冷漠绝情之事。

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怜悯可以慰藉受苦受难的人。

怜悯可以缓和人们只顾一己的自爱心,从而将爱惠及他人。人在受苦受难时最是无助无奈,常会跌入情感低谷,甚至会精神堕落。长此以往,不仅肉体会受到摧残,心灵甚至会走向灭亡。此时若能得到怜悯的阳光,冰冷的心房就会立刻变得温暖,黑暗也将会慢慢消散。每个人都有自爱之心,这是本能;但人除了自爱之外,还需有爱他人之心,即儒家所言的“推己及人”。若将自爱之心惠及他人,从而影响他人也施爱惠及他人,如此则形成“爱相惠”的良性循环,这无疑有助于人与人之间互助共暖。

怜悯一个人可能人人都能做到,但要怜悯天下人却非常人所能。

不论是孔子周游列国以求恢复周礼,还是孟子主张推行仁政;也不论是古往今来志士仁人的奔走呼号,或是其杀身成仁,皆是怜悯天下的表现。孔、孟怜悯天下无克己复礼的道统,因此积极奔走一生,以期改变;耶和华向人间布施福音,以期洗涤灵魂。这些怜悯天下的情怀至高至善,正是有了它们,才会出现如卢梭所言的“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助共存”。

怜悯是人间最美之心,怜悯有助于社会治平。

墨子认为,天下之所以乱,皆起于“不相爱”,这不相爱实际上也是缺少怜悯的表现,大不怜小、小不怜老、君不怜臣、臣不怜民,如此则亏人而利己,互伤互害。若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国与国之间,都多一份怜悯少一份愤恨,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整个人类就会更加和善。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需要有一份悲天悯人的情怀,有了怜悯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才会更和谐。因此,我们说,最美是那怜悯心。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2

如果说一个人不仁不义,必定是贬斥他人格的低劣和道德的败坏。自古以来,圣人贤士都以仁义来严格律己,孟轲“舍生取义”,谭嗣同“杀身成仁”,他们甚至用自己的生命来诠释“仁义”二字,可见,这如千斤巨石之重的两个字是支撑人的两块基石,做人,就要做仁义之人。

“仁”是大圣人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孟子对仁的理解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那么何谓恻隐之心?如果你看到东风无力百花残,原本绚烂的事物在一个湿冷的夜在记忆中离去,只剩满地残破的躯体,你是否心中有所触动,戚戚然若有所失;如果你看到有人衣衫褴褛,眼神因为饥饿而黯然无光,双眸深深地凹陷,你是否顿生怜悯,不禁要伸出援手,如此,就是恻隐之心在暗中怂恿,而人之为人,是不可离了这颗恻隐之心的。没有恻隐之心,也就无所谓“仁”,人,就成了高山上无法融化的永久冰雪,冷漠代替了热心,社会也就永远处于冰冻状态,没有情感,没有光明,没有温暖,试问这样的世界怎么会惹人留恋?都言“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既然人是人,而非草木,就应当胸怀仁心,让人间有情。作文网 home.sanwen8.cn

“义”的本义是“仪”,中国人习惯于以平衡的原则来处世,所以也把“正义”作为行为的准则之一。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之端也。”何谓羞恶之心?《诗经》有言:“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所以人之为人,要懂羞恶,顾廉耻。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也正是指的这一点。可是看看我们现在的社会中,又有多少人是能抵抗诱惑肯坚持自我,做到为人有“义”的?今年四月震惊全国的邯郸农行金库特大盗窃案结案,金库被盗款数达5100万之多,然而犯罪嫌疑人初起贪念是为了买彩票,小中了几次之后就频频向金库伸出黑手,而这两个人竟都是该银行现金管理中心管库员,难怪结案后街巷老人要连骂他们“不顾廉耻”了。义,应当成为做人的根本立足点和价值取向,这也是我国传统道德文化积淀的精蕴。

仁和义向来是相辅相成,形影不离的,作为儒家文化的最高的道德准则和人生理想,它不仅是这千年的回音,也要成为当今社会中人们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仁义,做仁义之人,才能成就坦荡荡凛然大丈夫,才能使人格升华,社会才有桃源之和谐。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3

同情心就是施行仁的开始,仁就是人与人相互友爱、帮助、同情等的总称。善良的人常怀同情心,行善得善。

目前社会上常有人说:如今的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甚至相互不信任,缺乏应有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人们的这些议论是和现实相关联的。2006年11月20日发生的“彭宇案”让人至今记忆犹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老人对扶起自己的恩人不但不感恩言谢,还反口咬一口要求赔偿。“小悦悦”事件,一个小女孩遭遇车祸,七分钟内,先后有18名路人经过,竟无一人出手相救。这时,一名背着口袋的拾荒阿婆经过,快步走到小悦悦身旁,在阿婆喊人无果的情况下,吃力地将小悦悦扶到路边。这两个典型的实例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人们的同情心在渐渐的消失吗?人们自身的恻隐之心没有了吗?

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认为:“旁观者的同情心必定完全产生于这样一种想象,即如果自己处于上述悲惨境地而又能用健全理智和判断力去思考(这是不可能的),自己会是什么感觉。” ,还说“最大的恶棍,极其严重地违犯社会法律的人,也不会全然丧失同情心。”按照亚当斯密的说法同情心不会消失,只是人的思维在特定状态下的一种自我保护,屏蔽了人们天生的恻隐之心。 为什么这样说呢?

看看这些报道:湘潭市雨湖区一鱼贩王培军因扶起一名摔倒在地的老太后,遭遇一连串的连环索赔,最后不堪重压,无力应对服毒身亡。还有很多关于职业乞丐,租用残疾儿童乞讨,拐骗残障儿童,假大学生乞讨,碰瓷……等行为的报道,引起了很多人对善良心的怀疑,怀疑是否做好事能够得到好的回报。

在“彭宇案”中,好心扶起了一位摔倒在地的老太太,却被判处赔偿老太太4万多元。在彭宇不服提出上诉时,法官还“义正言辞”的反驳:“既然她不是你撞倒的,你为什么要去扶她?你有病啊?”。唉,究竟谁有病啊?这种判罚引起的人们的愤怒、谴责……几乎在中国的每个角落都能听到人们的议论,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究竟遇到这样的事情该不该做。

当然,在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拜金主义的影响下,部分人利欲熏心,利用各种手段骗取钱财,传统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遭到严重的污染。从现在的实际情况看,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没有让人们内心的同情心彻底变得冷漠。如果人们真的变得对无关自己的事情不闻不问彻底冷漠,就不会有对于彭宇案判罚结果的愤怒;就不会有对小悦悦事件的自我反省和关注。汶川地震灾害发生时,人们自愿发起的救助,放下自身的事情远赴千里到灾区救灾。这些都说明我们的同情心没有被彻底的抛弃,在需要的时候心中那份恻隐之心就会燃起,会让我们义无反顾的去做那些自然的事情。

目前的这种社会环境,把人们的情感和自然本能扭曲了,社会的道德价值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要使这个社会充满真诚、友爱、和善意,就必须严厉打击欺骗和讹诈行为,让好心的人们,不再受到伤害、欺骗,得到社会的褒奖。让那些“集体旁观”以“自我保护”为借口推卸责任的“保护罩”与我们自身的能力分离。当杭州最美妈妈伸手接住坠楼女童的时候;当拾荒阿婆抱起小悦悦的时候;当有人扶起摔倒的老人的时候;当在暴雨中举起前方路面有险情的牌子的时候;当在饭店小姑娘为乞讨者撑起雨伞的时候……这些善良的人们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着对得起自己良心的事情,也在逐渐唤醒人们沉睡的冷漠,召回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同情心,重拾我们的良知。

以上就是查字典小编为大家带来关于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查字典会一直为大家提供优质的作文,想要看更多优质作文请持续关注查字典网。

【孟子说人皆有恻隐之心作文最新(精选三篇)】相关推荐文章:

我的家人们作文

当善良遇见善良观后感300字

有关善良的议论文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作文 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的议论文

其实没有那么难作文500字 其实没有那么难作文(6篇)

查看全部
最新范文
热门事件记录词条
百科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