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又名洗澡,广东话又叫冲凉或洗白白,是个人卫生活动,但是也可能在社交场合,例如上海式的公众浴池、桑拿浴等。沐浴有洗身和浸浴,前者用水与洗澡液清洁身体;后者的主要目的并非洗身,而是浸泡身体。在古代,如遇重大事件或节日,人们要沐浴更衣,以示尊敬,那么沐浴又是从何而来呢?
由来我国沐浴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沐浴的记载。沐指洗脸,浴指擦洗全身。《周礼》中也有王之寝中有浴室的记载。到春秋时期,我国人民已开始使用专门的设备来洗澡了。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曾著有《沐浴经》三卷,这是我国至今发现的最早研究洗澡的专著。
据史书记载,公元334年,东晋石虎在邺城盖了龙温池,这是我国较早的大型私人浴室。西安临潼闻名中外的温泉浴室华清池,则建于唐代。
到了宋代,随着商业的繁荣,营业性的公共浴室应运而生。宋代吴曾的《能改斋漫录》中,有公所在浴处,必挂壶于门的记载,说明宋代的公共浴室还挂有招徕顾客的标志。非但如此,当时已出现了代客擦背的专职服务人员,他们很受洗澡人的欢迎。苏东坡曾在一首《如梦令》词里赞叹过他们的劳动:寄词擦背人,昼夜劳君挥肘。及至16世纪,我国的公共浴室就相当普遍了。
特别推荐:微信搜索“查字典教育”或“czdedu”关注查字典教育门户网公众号。
(查字典起名网(m.chazidian.com/zl/qiming/ )为您提供的《“沐浴”一词的历史由来》是由热心网友投稿的。 如果任何人或单位,认为本文侵犯您的利益,烦请提供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送邮件至 czd-yy@chazidian.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