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要购买本书请点击:
专题七:北京第29届奥运会
1.1998年11月25日,时任北京市市长的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向中国奥委会递交申请书。
1999年4月7日,经中国奥委会批准,北京市正式向国际奥委会递交申请书。萨马兰奇主席在国际奥委会代表该组织正式接受北京的申请。
1999年9月6日,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
2000年2月1日,北京奥申委确定2008年奥申委会徽和申奥口号,申奥网站正式开通。申办口号为:"新北京,新奥运"。会徽是用奥运五环色组成的五角星。同时还提出"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三大理念。
订阅收藏考研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
2000年6月19日,北京奥申委秘书长王伟在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递交了50份《申请报告》,书面回答了6个方面的22个问题。
2000年8月28日19时39分,北京成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候选城市之一。
2000年9月9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致信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明确表示完全支持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
2001年2月21日至24日,国际奥委会评估委员会委员到京考察。通过实地考察,评估团对北京形成4点重要印象。
2001年5月15日晚8时,国际奥委会通过其官方网站公布了国际奥委会评估团对5个申办城市的评估报告,北京、巴黎、多伦多处于领先集团。
2001年7月13日22时11分,经过国际奥委会委员两轮投票,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以不记名投票方式选出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主办权。
2.2003年8月3日,北京奥运会会徽正式揭晓:"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将中国特色、北京特点和奥林匹克运动元素巧妙结合。她以印章作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会徽传达和代表了三层信息和含义:
一是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选用中国传统喜庆颜色红色,作为主体图案基准颜色,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的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二是北京张开双臂欢迎世界各地的朋友,传递出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13亿中国人民和世界和平、友谊、进步事业作出积极贡献的理念和精神。
三是弘扬坚持"以人为本"、以运动员为中心的奥运理念,"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
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部分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划和韵味有机地融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捷、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字体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总体解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她的中国印、汉简体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以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时使用的会徽是一个充满动感的太极推手人,变化成一个五色中国结,充满张力、充满热情,是个非常出色的会徽,赢得了世人的喜爱。
在北京奥组委举办会徽设计大赛时,有人提出直接用申办会徽作为北京2008奥运会的会徽,但这个提法最终没有实现。其主要原因是,不同的会徽有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
第一,按照国际惯例,从来没有哪届奥运会直接把申办会徽当作奥运会徽,这是一个不成文的惯例;第二,沿用原来的申办会徽会给奥组委市场开发计划及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带来比较大的难度,因为举办和申办奥运会的赞助商是不完全一样的;第三,所有的城市都希望展示自己城市的魅力和城市的智慧。
北京有一个出色的申办会徽,同样也可以设计出一个同样精彩的奥运会会徽,这是举办奥运会的一个要求,也是体现中国文明和智慧的一个机会,所以必须去设计一个更优秀的会徽。
3.2005年11月11日,北京2008年奥运吉祥物正式揭晓:五个可爱的福娃。第一个红色的是福娃"欢欢",以奥运圣火为原型;第二个黑白相间的是福娃"晶晶",原型为国宝大熊猫;此外还有原型为鱼儿,象征江河湖海的福娃"贝贝",原型为藏羚羊的福娃"莹莹"和原型为燕子的福娃"妮妮"。这五个福娃从色彩上正好呼应了奥运五环的红橙蓝绿黑,而他们的名字谐音连起来恰好是"北京欢迎你"。五个福娃,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
特别推荐:微信搜索“查字典教育”或“czdedu”关注查字典教育门户网公众号。
(查字典奥运会网(m.chazidian.com/zl/aoyunhui/ )为您提供的《考研政治理论形势与政策(10)》是由热心网友投稿的。 如果任何人或单位,认为本文侵犯您的利益,烦请提供版权疑问、版权证明、身份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送邮件至 czd-yy@chazidian.com ,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