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诗人>>刘弇
刘弇
U+5218
  汉字  刘
  liúㄌㄧㄡˊ
  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中文大辞典》等当今权威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先秦文献中有多达12种的不同字义和解释。
  值得注意的是,汉高祖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并历经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国都长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国都洛阳),刘姓遂成为整个中国的最高统治家族,并延续江山一统达四百年之久。根据中国文化“为尊者忌”的原则,“刘”姓作为汉帝国的国姓,在汉朝建立之后便仅作为姓氏使用,姓氏之外的含义很少在汉语中出现了。
  现将这些两汉以后已经极少用到的字义抄录如下,以飨读者:
  1.“刘”字本意: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古代为皇权之象征。
  一人冕,执刘,立于东堂。——《书·顾命》。
  《孔传》:“刘,钺属。”
  孔颖达疏 引 郑玄 曰:“刘,盖今鑱斧。”
  《广雅•释器》:“刘,刀也。”
  《正字通•刀部》也解释说:“刘,钺属。”
  2.动词,诛杀、杀戮(形声,从金,从刀,丣( yǒu)声。本义:杀,戮)。
  《尔雅•释诂上》说:“刘,杀也。”
  胜殷遏刘,耆代尔功。——《诗·周颂·武》
  重我民,无尽刘。——《书·盘庚上》。
  孔传:“刘,杀也。”
  秦晋宋卫之间谓杀曰刘, 晋之北鄙亦曰刘。——《方言》卷一
  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虔:杀戮)。——《左传·成公十三年》
  3.动词,克,征服。《尔雅•释诂上》又说:“刘,克也。”
  “ 咸刘商王纣,执矢恶臣百人。”——《逸周书·世俘》
  4.动词,陈,铺陈。《尔雅•释诂上》又说:“刘,陈也。”
  5.动词,凋残。《中文大辞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 靡草不凋,无木不刘。”——明· 刘基《擢彼乔松》
  6.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7.形容词,通“懰”“ 嬼”,美好貌。
  8.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解说:“刘览,回观也。”
  9.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
  10.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刘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
  11.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12、用作人名。如周朝先祖古代周族首领公刘
  《诗·大雅·公刘》篇名。周人史诗之一,上承《生民》,下接《緜》,叙述古代周族首领公刘带领周民自邰迁豳、初步定居并发展农业的史绩。
  笃公刘,匪居匪康。乃埸乃疆,乃积乃仓;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思辑用光,弓矢斯张;干戈戚扬,爰方启行。 
  笃公刘,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既顺乃宣,而无永叹。陟则在巘,复降在原。何以舟之?维玉及瑶,鞞琫容刀。 
  笃公刘,逝彼百泉,瞻彼溥原;乃陟南冈,乃觏于京。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于时言言,于时语语。 
  笃公刘,于京斯依。跄跄济济,俾筵俾几。既登乃依,乃造其曹。执豕于牢,酌之用匏。食之饮之,君之宗之。 
  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 
  笃公刘,于豳斯馆。涉渭为乱,取厉取锻,止基乃理,爰众爰有。夹其皇涧,遡其过涧。止旅乃密,芮鞫之卽。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