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黿的意思

yuán

  • 拼音: yuán  
  • 注 音: ㄩㄢˊ
  • 繁体字: 黿
  •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 造字法:黽
  • 简体部首:
  • yuán
  • 竖弯钩
  • 横折
  • 横折
  • 竖弯钩
  • 竖折/竖弯
黿的意思、基本信息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亥集下】【黽字部】 黿;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1523第1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韻會】𠀤愚袁切,音元。【說文】大𪔀也。【三蒼解詁】似𪔀而大。【爾雅翼】黿,𪔀之大者,闊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龍,先龍生元黿,元黿生靈龜,靈龜生庶龜。凡介者生於庶龜,然則黿介蟲之元也,以龞爲雌,黿鳴則𪔀應。【淮南子·說山訓】燒黿致𪔀,此以其類求之。【埤雅】黿亦思生,其脂得火,可燃鐵。【左傳·宣四年】楚人獻黿於鄭靈公,公子宋與子家將見。子公之食指動,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嘗異味。及入,宰夫將解黿,相視而笑。公問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黿,召子公而弗與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嘗之而出。 又天黿,次名。【周語】武王伐紂,星在天黿。【註】星,辰星也。天黿,次名。一曰𤣥枵。○按云辰星是月在須女,伏天黿之首也。《字彙》謂辰星次名,誤。 又蜤蜴也。【史記·周本紀】龍亡而漦在櫝,化爲伭黿,以入王後宮。【索隱曰】亦作蚖,蜤蜴也。 又【廣韻】五丸切【集韻】五官切,𠀤音岏。義同。 又【韻補】叶虞雲切,音輑。【蘇軾·季氏潛珍閣銘】因石阜以庭宇,跨飮江之鼇黿,岌飛簷與鐵柱,插淸江之奫淪。

基本解释

黿
yuán   ㄩㄢˊ
◎ 见“”。

汉语字典

[①][yuán]
[《廣韻》愚袁切,平元,疑。]
[《廣韻》五丸切,平桓,疑。]
1”的繁体字。
(1)大鳖。俗称癞头鼋。
(2)通“”。蜥蜴。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查看全部
黿的同音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