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縿的意思
縿

shān

  • 拼音: shān  
  • 注 音: ㄕㄢ
  • 繁体字: 縿
  • 汉字结构: 左右结构
  • 造字法:糹
  • 简体部首:
  • 縿
    shān
縿的意思、基本信息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未集中】【糸字部】 縿; 康熙笔画:17; 页码:页936第25(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所銜切【集韻】【韻會】【正韻】師銜切,𠀤音衫。【說文】旌旗之斿也。【爾雅·釋天】纁帛縿。【註】縿,衆旒所著。【詩·鄘風箋】以縫紕旌之旒縿。【疏】縿謂繫於旌旗之體,旒謂縿末之垂者。【周禮·春官·巾車註】大常九旗之畫日月者,正幅爲縿,旒則屬焉。 又【集韻】思廉切,音暹。䪌或作縿。旌旗末也。 又【集韻】師炎切,音攕。義同。 又【集韻】思邀切,音宵。綃或作縿。【禮·檀弓】縿幕魯也。【註】縿,縑也。縿讀如綃。 又【集韻】蘇遭切,音騷。繅或作縿。 又【集韻】七感切,音慘。淺紺繒也。繅字原从臼作。

基本解释

縿
shān   ㄕㄢˉ
◎ 古时旌旗的正幅:“素升龙于縿”

汉语字典

[①][shān]
[《廣韻》所銜切,平銜,生。]
(1)旌旗的正幅,为旒所着之处。
(2)见“縿縿”。
[②][xiāo]
[《集韻》思邀切,平宵,心。]
缣帛。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
查看全部
縿的同音字
包含縿的词语
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