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盛的意思

chéng shèng

  • 拼音: chéng   shèng  
  • 注 音: ㄔㄥˊ ㄕㄥˋ
  • 繁体字:
  •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 造字法:皿
  • 简体部首:
  • 更新时间:2025-02-09
  • chéng shèng
  • 横折钩
  • 斜钩
  • 横折
盛的意思、基本信息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午集中】【皿字部】 盛; 康熙笔画:12; 页码:页794第20(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氏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𠀤音成。【說文】黍稷在器中,以祀者也。【書·泰誓】犧牲粢盛。【傳】黍稷曰粢,在器曰盛。【周禮·天官】甸師掌帥其屬,耕耨王藉,以共齍盛。【註】謂黍稷稻粱之屬,可盛簠簋者。 又器名。【左傳·哀十三年】旨酒一盛。【註】一器也。【禮·喪大記】食粥於盛不盥。【註】謂今時杯杅也。 又【廣韻】受也。【詩·召南】于以盛之,維筐及筥。【古今注】城者,盛也,所以盛受民物也。 又成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白盛。【註】盛之言成也。以蜃灰堊牆,所以飾成宮室。 又盛服,嚴飾也。【左傳·宣二年】宣子盛服將朝。【註】盛,音成。本或作成。 又防隄也。【爾雅·釋山】山如防者盛。【疏】盛,讀如粢盛之盛,形嶞而高峻,若黍稷之在器也。 又山名。【前漢·郊祀志】日主祠盛山。【註】在東萊不夜縣。【註】盛,音成。 又國名。【公羊傳·隱五年】秋衞師入盛。【註】盛,音成。【左傳】作郕。 又【唐韻】丞政切【集韻】【韻會】【正韻】時正切,𠀤成去聲。【博雅】多也。【廣韻】長也。【增韻】大也。茂也。【易·繫辭】日新之謂盛德。【禮·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泄。【中庸】官盛任使。【史記·循吏傳】世俗盛美。【呂氏春秋】樹木盛則飛鳥歸之。 又極也。【莊子·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 又猶嘉也。【張衡·東京賦】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於神明。 又受物曰盛。【前漢·東方朔傳】壷者,所以盛也。【師古註】叶音去聲。 又地名。【前漢·武帝紀】南巡狩至於盛唐。【魏書·神元帝紀】魏始祖遷於定襄之盛樂。 又姓。【後漢·西羌傳】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諱,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時盛國之後。【穆天子傳】姬姓也。盛柏之子也。天子賜之。上姬之長,是曰盛門。【註】盛,國名,盛姬,王同姓也。

基本解释


shèng   ㄕㄥˋ
◎ 兴旺:兴盛繁盛旺盛盛世盛衰茂盛全盛时期
◎ 炽烈:年轻气盛盛怒盛气凌人
◎ 丰富,华美:盛产盛宴盛装
◎ 热烈,规模大:盛大盛况盛典盛举
◎ 广泛,程度深:盛传chuán)。盛行xíng )。盛赞盛名盛夏
◎ 深厚:盛意
◎ 姓。

反义词

字源字形

盛
查看全部
盛的同音字
包含的词语
进入频道>>
相关成语
进入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