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上】【尸字部】 尾; 康熙笔画:7; 页码:页300第16(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𡱕𡱓𡲵【廣韻】【集韻】【正韻】無匪切【韻會】武匪切,𠀤音委。【說文】微也。从倒毛在尸後。【玉篇】鳥獸魚蟲皆有之。又末後稍也。【易•未濟】狐濡其尾。【書•君牙】若蹈虎尾。 又【詩•邶風】瑣兮尾兮,流離之子。【註】瑣,細。尾,末也。 又【戰國策】王若能爲此尾。【註】終也。 又東方星名,十八度尾爲大辰。又次名。【禮•月令】日月會於鶉尾,斗建申之辰也。 又底也。【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註】尾猶底也。言其源深出於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又【書•堯典】仲春鳥獸孶尾。【註】乳化曰孳,交接曰尾,因物之生育,驗其氣之和也。 又陪尾,山名,在江夏安陸縣。一名橫尾。一曰負尾。 又姓。【左傳】殷民六族有尾勺氏。又漢劉虞吏尾敦。
考證:〔【爾雅·釋水】瀵大出尾。〕 謹照原文尾下增下字。 基本解释
● 尾
wěi ㄨㄟˉ
◎ 鸟兽虫鱼等身体末端突出的部分:尾巴。尾鳍。鸟尾。
◎ 末端:排尾。船尾。尾声。尾骨。尾灯。尾数。尾音。结尾。扫尾。虎头蛇尾。
◎ 在后面跟:尾随。尾追。
◎ 量词,指鱼:三尾鱼。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反义词
头
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