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寅集上】【尸字部】 尼; 康熙笔画:5; 页码:页300第03(点击查看原图)
【廣韻】【集韻】【韻會】𠀤女夷切,音泥。【說文】从後近之也。从尸匕聲。【徐鍇曰】尼猶昵也。【廣韻】又和也。又先師孔子仲尼。【家語】顏氏禱於尼丘,而孔子生,故字曰仲尼。尼丘,山名。 又女僧也。【釋典】有比丘尼。 又【集韻】【類篇】尼質切【韻會】【正韻】女乙切,𠀤音匿。【爾雅·釋詁註】尼者,近也。引尸子,悅尼而來遠。【孔穎達曰】尼,近也。通作昵。 又【五音集韻】乃禮切,音伱。【爾雅·釋詁】尼,定也。【註】止也。止亦定也。【孟子】止或尼之。今讀泥去聲,義同。尼猶曳止之也。別作柅。 基本解释
● 尼
ní ㄋㄧˊ
◎ 梵语“比丘尼”的简称,佛教中出家修行的女子:尼姑。尼庵。削发为尼。
◎ 古同“昵”,相近,亲近。
英文翻译
◎ 尼
Buddhist nun priestess
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