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字典
汉语字典
词语字典
成语词典
近义词
反义词
英语词典
查字典
>
汉语字典
>
吳的意思
wú
拼音:
wú
注 音:
ㄨˊ
繁体字:
吳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口
简体部首:
口
更新时间:2025-03-28
吳的词语
吳的成语
吳组词
吳笔顺
吳的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笔 顺:
wú
竖
横折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撇
捺
吳的意思、基本信息
五笔86:
KNDU
五笔98:
KNDU
五行:
金
UniCode:
U+5433
四角号码:
26804
仓颉:
RVNK
GBK编码:
85C7
规范汉字编号: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丑集上】【口字部】 吳; 康熙笔画:7; 页码:
页179第04(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𡗿𡗾【唐韻】午胡切【集韻】【韻會】【正韻】訛胡切,𠀤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 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又【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又【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又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又【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又【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又【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又【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又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基本解释
●
吳
wú ㄨˊ
◎ 同“
吴
”。
汉语字典
[①][wú]
“
吴
1”的旧字形。
[②][yú]
“
吴
2”的旧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体
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宋体
台湾细明体
香港明体
韩国明朝体
旧字形
查看全部
吳的同音字
乄
兀
无
乌
五
勿
午
毋
阢
务
戊
邬
汙
汚
污
仵
伍
圬
屼
弙
扤
芜
迕
吳
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