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卩字部】 危; 康熙笔画:6; 页码:页159第12(点击查看原图)
〔古文〕𡵁【唐韻】魚爲切【集韻】【韻會】虞爲切,𠀤僞平聲。【說文】在高而懼也。从厃,人在厓上,自卪止之也。【徐曰】孝經,高而不危,制節謹度。故从卪。【玉篇】不安貌。【廣韻】疾也。隤也,不正也。又【禮·儒行】有比黨而危之者。【註】危,欲毁害之也。又屋棟上也。【禮·喪大記】升自東榮,中屋履危。【疏】踐履屋棟高危處。又【韻會】宿名。三星。【左傳·襄二十八年註】𤣥武之宿,虛危之星。又【書·禹貢】三危旣宅。【韻會】三峗,山名。通作危。
考證:〔升自東榮,中屋危。〕 謹照禮記原文,危上增履字。 基本解释
● 危
wēi ㄨㄟˉ
◎ 不安全:危险。危殆。危言(a.故意说吓人的话;b.直言)。危难(nàn )。危如累(lěi )卵。
◎ 损害:危害。危及。
◎ 高的,陡的:危石。危樯。
◎ 使人惊奇的:危言耸听。
◎ 端正的,正直的:正襟危坐。“邦有道,危言危行”。
◎ 指人临死:病危。垂危。
◎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 姓。
近义词
险
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