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释
【子集下】【冫字部】 冷; 康熙笔画:7; 页码:页132第01(点击查看原图)
【唐韻】【集韻】魯朾切【韻會】【正韻】魯杏切,𠀤令上聲。【說文】寒也。从仌,令聲。【六書正譌】別作泠,非。泠乃水名。【南史·齊樂預傳】人笑褚公,至今齒冷。【增韻】淸甚也。 又姓。【廣韻】前趙錄南徐州刺史令道,字安義。 又【唐韻】力鼎切【集韻】朗鼎切,𠀤靈上聲。㓑冷,寒也。又【集韻】【韻會】𠀤郞丁切,音靈。冷凙。吳人謂冰曰冷凙。令道當作冷道。 基本解释
● 冷
lěng ㄌㄥˇ
◎ 温度低,与“热”相对:冷天。冷藏。冷冻。冷涩。冷飕飕。
◎ 寂静,不热闹:冷落。冷寂。冷静。冷清。
◎ 生僻,少见的:冷僻。冷字。
◎ 不热情,不温和:冷遇。冷淡。冷峻。冷漠。冷嘲热讽。冷若冰霜。冷酷无情。
◎ 不受欢迎的,没有人过问的:冷货。冷门儿。
◎ 突然,意料以外的:冷然。冷不防。冷枪。冷战。
◎ 姓。
近义词
凉、寒
字源字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