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棵子(kē zi)
发音(Pronunciation):kē z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树木的树干,也用来比喻人体的躯干。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棵子”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指树木的树干。后来,人们将“棵子”比喻为人体的躯干,表示人的根本部分。成语“棵子”常用来形容人的身体或事物的基本部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成语“棵子”常用于形容人的身体或事物的基本部分,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例如,可以说“他是我们团队的棵子,离开了就不完整了。”或者“这篇文章是我写作的棵子,其他部分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棵子”源于古代农耕社会,最初用来形容树木的树干。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比喻人的身体或事物的基本部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我们团队的棵子,离开了就不完整了。
2. 这篇文章是我写作的棵子,其他部分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棵子”与树木的树干形象联想,或者将其与人的身体的躯干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更多与身体相关的成语,如“手脚麻利”、“头脑灵活”等,以拓宽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7-12岁):我家的树上长了一棵子,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
2. 初中生(13-15岁):这本书是我学习的棵子,其他知识都是围绕它展开的。
3. 高中生(16-18岁):他是我们班级的棵子,没有他就没有团结的力量。
4. 大学生及以上(18岁以上):这个实验是我们研究的棵子,其他数据都是为了验证它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