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焦枯(jiāo kū)
发音(Pronunciation):jiāo k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草木因干旱而枯萎焦黄。也比喻人的精神、心情枯萎、疲惫不堪。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焦枯一词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焦”和“枯”。
- “焦”意为干旱、燥热,指植物因缺水而枯萎。也可形容人在压力下心情烦躁、焦虑不安。
- “枯”意为干燥、枯萎,指植物失去水分而变得干瘪。也可形容人的精神、心情干燥、疲惫不堪。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
- 形容植物因缺水而枯萎焦黄的情况。
- 形容人在压力下心情烦躁、焦虑不安的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焦枯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相对直观,因此并不需要特定的故事来解释。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动词+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片田地已经连续多日没有下雨了,庄稼都焦枯了。
2. 最近工作压力太大,让我感到焦枯不堪。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
1. 关联联想法:将“焦枯”想象成一片干旱的土地,上面的庄稼都因缺水而枯萎焦黄,同时也想象自己在压力下心情焦虑不安,这样可以帮助记住成语的意义。
2. 分解法:将成语分解成两个字,记住每个字的意思,然后再将两个字组合起来,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
1. 拓展词义:除了形容植物的枯萎和人的心情疲惫外,焦枯还可以用来形容其他物体或事物的干燥、枯萎状态。
2. 类似成语:干枯、憔悴、疲惫不堪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 小学生(8-10岁):夏天太热了,花草都焦枯了。
- 初中生(11-14岁):考试前的紧张气氛让同学们感到焦枯不堪。
- 高中生(15-18岁):长时间的学习让我感到身心焦枯,需要适当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