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词语字典 > 萧骚
萧骚
更新时间:2023-12-15 02:44:00

成语(Idiom):萧骚 (xiāo sāo)

发音(Pronunciation):xiāo sā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情感激荡,思想独特,意境高远。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萧骚原指古人的一种悲凉的乐调,后来泛指悲凉、忧愁之情。成语“萧骚”表示人的情绪激动,思想独特,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常用来形容诗文、音乐、绘画等艺术作品的风格或表达方式。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高远,或者形容人的情感激动,思想独特。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萧骚”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家屈原的《离骚》一诗,该诗描绘了屈原在流亡途中的悲凉情怀,以及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后来,人们将“离骚”一词引申为悲凉忧愁之意,进而形成了成语“萧骚”。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谓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诗歌充满了萧骚之情,读来令人陶醉。

2. 这幅画的笔触流畅而激情澎湃,充满了萧骚的艺术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萧骚”与屈原的《离骚》联系起来,通过联想屈原流亡时的悲凉情怀,来记忆成语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屈原的其他作品,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听了一首萧骚的音乐,觉得很有感觉。

2. 初中生:这篇文章的风格很萧骚,读起来很有意境。

3. 高中生:他的画作充满了萧骚的艺术感,让人感受到了他的情感。

4. 大学生:这部电影的主题很萧骚,引发了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查看全部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
按拼音查词语
最新加入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