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词语字典 > 摓掖
摓掖
更新时间:2023-12-15 15:07:43

成语(Idiom):摓夷摓逆

发音(Pronunciation):fēng yí fēng n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摓夷摓逆是指消灭外敌、平定叛乱,特指抵御外来侵略和平定内乱的行动。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摓夷摓逆的“摓”字是指摧毁、打击,夷指外来的侵略者,逆指叛乱的内乱者。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保卫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摓夷摓逆一般用于形容国家或政权采取果断措施,有效地消除外部威胁或内部动乱的情况。可以用于讨论历史上的战争、政治动荡,也可以用于描述某个组织或个人在关键时刻采取坚决行动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说文解字》中有“摓夷摓逆,抚有夷狄”之说。这句话出自《春秋左氏传·僖公二十五年》的记载。当时,齐国的公子夷吾叛变,齐僖公派遣公子无忌前往摧毁夷吾的势力,平定叛乱,并抚慰夷狄。这个故事成为摓夷摓逆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摓夷摓逆是一个并列结构的成语,由两个相同的动词“摓”组成,分别修饰夷和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国家危机关头,领导人果断采取措施,摓夷摓逆,稳定了局势。

2. 这个组织经历了一场内部叛乱,但通过摓夷摓逆,最终恢复了秩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摓夷摓逆”拆分成“摓夷”和“摓逆”两个部分来记忆。其中,“夷”可以联想到外来侵略者,而“逆”可以联想到内乱的叛乱者。通过将这两个部分联想到对应的含义,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了解一些历史上的摓夷摓逆事件,如中国古代的抗击外族入侵、平定叛乱的故事,了解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10岁):在历史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关于摓夷摓逆的故事,明白了保卫国家的重要性。

2. 初中生(11-14岁):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在面对困难和危险时,应该果断采取行动,摓夷摓逆,保护自己和家人。

3. 高中生(15-18岁):摓夷摓逆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故事,也可以用来形容现实生活中的坚定行动,比如在团队合作中,一个领导者需要摓夷摓逆,解决问题并带领团队取得成功。

查看全部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
按拼音查词语
最新加入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