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芒屩
发音(Pronunciation):máng xi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行走迟缓或腿脚不灵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芒屩是古代一种用草编制的鞋子,草编鞋底上长满了尖锐的芒刺,走路时容易扎脚。用芒屩来比喻人行走迟缓、腿脚不灵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芒屩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走迟缓,或者形容某人技能不够熟练、动作不够敏捷。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这个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下》:“天地芒然而不可久处者,故受之以屩。”意思是天地间的芒草长得凌乱,不容久居,所以要穿上芒屩。这里的芒屩比喻时光的流转,人们需要随时准备行动,不可停滞不前。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 + 芒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走路像脚上穿着芒屩,一步一个脚印。
2. 这个运动员技术还不够熟练,动作有些芒屩。
3. 老人腿脚不方便,走起路来像穿着芒屩。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芒屩比作一双草编鞋底上长满了尖锐的芒刺,想象穿着这样的鞋走路一定很困难。通过动态的想象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除了了解芒屩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之外,还可以了解其他与走路、行动相关的成语,比如"步履维艰"、"大步流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穿上芒屩,走路好困难。
2. 初中生:他的技能还不够熟练,动作有些芒屩。
3. 高中生:老师走路的样子像穿着芒屩,一步一个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