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血脖肉(xuè bó ròu)
发音(Pronunciation):xuè bó ròu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脖子上有伤口,鲜血直流。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受伤流血,伤势严重。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受伤流血的情况,也可用于比喻某个人或团体在某一领域中遭受重大损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庄子·天下篇》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在砍柴时不慎伤到了自己的脖子,鲜血直流。后来,这个故事就演变成了成语“血脖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血脖肉属于四字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比赛中摔倒了,脸上的伤口血脖肉。
2. 这场战争对我们国家来说是一次血脖肉的损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脖子上流血不止,形象生动,易于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伤口、流血相关的成语,如“血流如注”、“血本无归”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不小心摔倒了,膝盖上的伤口血脖肉。
2. 初中生:他被打得鼻青脸肿,脸上的伤口血脖肉。
3. 高中生:这个国家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可以说是一场血脖肉的战争。
4. 大学生:他在事故中受伤,脖子上的伤口血脖肉,需要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