詈词。犹屁事。《水浒传》第九十回:“ 戴宗 把眼瞅着,肚里寻思道:‘这鸟是个公人,不知甚么鸟事。’” 瞿秋白 《乱弹·红罗卜》:“那可不关他们贵人的鸟事。”
成语(Idiom):鸟事 (niǎo shì)
发音(Pronunciation):niǎo sh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微不足道、琐碎的事情,也形容人轻浮不严肃。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鸟事一词源自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农田中,鸟类常常损害庄稼,农民们需要时刻留心鸟的动向,以免造成损失。因此,鸟事成为了一种微小的事情的象征。后来,这个词语也引申为指微不足道、琐碎的事情,或形容人轻浮不严肃。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鸟事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那些琐碎、无关紧要的事情。例如,当有人过于关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时,可以说他在忙于鸟事。此外,鸟事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态度轻浮不严肃,例如在严肃的场合开玩笑或不认真对待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鸟事的起源并没有明确的故事,但它的意义源自于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的实际情景。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鸟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忙于一些鸟事,从来不关心大事情。
2. 在这个重要的会议上,他居然开起了玩笑,真是太鸟事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田间忙碌,专注于农作物的生长,而鸟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但他并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这些鸟事并不重要。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鸟语花香”、“鸟尽弓藏”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我不想去参加那个聚会,里面都是些鸟事,没意思。
2. 初中生(13-15岁):他整天只关心一些鸟事,从来不认真对待学习。
3. 高中生(16-18岁):考试前,我不会把时间浪费在一些鸟事上,要专心备考。
4. 大学生(19-22岁):虽然有很多鸟事要处理,但我仍然努力保持专注,不被干扰。
5. 成年人(23岁及以上):工作中,我们要时刻注意不被一些鸟事分心,保持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