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艅艎(jū huáng)
发音(Pronunciation):jū hu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船的前后两端高低不平衡,船体倾斜。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艅艎是一个用来形容船只前后两端高低不平衡的成语。它源自古代船只的结构,船头较高,船尾较低,导致船体倾斜的现象。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比喻事物的不平衡、不稳定。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事物的不平衡、不稳定的状态。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团队中某个人的能力过强,导致整个团队失衡;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项目中某个环节的进展过快,而其他环节进展缓慢,导致整个项目进展不稳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艅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李广传》中,原文是“李将军亲行,艅艎不成”。故事讲述的是汉朝时期,李广将军在作战中,他所乘坐的船只前后不平衡,导致船体倾斜,无法行进。这个故事被后人引申为比喻事物的不平衡、不稳定。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艅艎是一个形容词的结构,没有主语和谓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个团队的技术人才过于集中,出现了艅艎的情况。
2. 项目进展出现了艅艎,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艅艎”与船只的倾斜形象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生动的形象记忆。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倾斜的船上,感受到船体的不平衡,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古代船只的结构和航海术,以加深对“艅艎”成语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家的书架上书太多了,一侧都快倒下来了,真是艅艎的现象。
2. 初中生:这个班级里,数学成绩最好的几个人太多了,其他学科都没人能比,导致班级有点艅艎。
3. 高中生:这个学校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学科的教学质量很高,而其他学科的教学质量相对较低,整个学校有点艅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