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任之禄(無任之禄)
谓不做事或不会做事但得到禄位。《孔丛子·陈士义》:“ 子顺 相 魏 ,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资治通鉴·周赧王五十六年》:“ 子顺 改嬖宠之官以事贤才,夺无任之禄以赐有功。” 胡三省 注:“无任之禄,谓不任事而食禄者。”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无任之禄
成语(Idiom):无任之禄
发音(Pronunciation):wú rèn zhī lù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没有任何职务却能享受高官厚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无任之禄源于《左传·宣公十年》:“夫子无任之禄,无尸位之禄。”意为没有担任任何职务却能享受高官厚禄。形容人不劳而获,得到不应得的待遇。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人靠关系或其他手段获取高职高薪,但却没有实际才能或担任实际职务。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无任之禄最早出自《左传》,故事内容记载了孔子的学生子路去投靠鲁国的宣公,宣公问子路有何才能,子路回答说:“无任之禄,无尸位之禄。”宣公因子路的回答而对他十分赞赏,给予了他高官厚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个汉字组成,分别是“无”、“任”、“之”、“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没有任何实际工作,却能享受到无任之禄。
2. 这个官员明明没有才能,却因为关系而得到了无任之禄。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坐在官位上,但没有实际工作,却享受着高官厚禄的待遇。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和职务相关的成语,如“尸位素餐”、“草菅人命”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没有做任何作业,却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真是无任之禄啊!
2. 初中生:他没有参加任何竞选,却当选为班长,简直是无任之禄。
3. 高中生:他没有任何实际才能,却因为家庭背景而得到了无任之禄的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