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树骸(shù hái)
发音(Pronunciation):shù há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树木的枯干残骸,比喻破败不堪、毫无生气的景象。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树骸成语源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曰:‘是树骸矣!’”意为“这就是树的残骸了!”。形容景象破败、一片荒凉,毫无生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景象破败、残破不堪的场景,也可以用于比喻形容一个人失去生气、毫无活力。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树骸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故事。故事中,齐国的襄公去晋国做客,途中看到一片荒凉的景象,他感慨地说:“这就是树的残骸了!”从此,人们用“树骸”来形容破败不堪的景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谓语+宾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片废弃的工厂已经变成了一片树骸,一片寂静的荒凉。
2. 这座古老的城堡已经成了一座树骸,只剩下残破的墙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树骸”与破败、荒凉的景象联系起来,形象地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破败、荒凉相关的成语,例如“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个废弃的游乐场已经变成了一片树骸,没有人玩耍了。
2. 初中生:这个城市的老旧建筑已经变成了一片树骸,需要进行修缮。
3. 高中生:他曾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如今却变成了一具树骸,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