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官吏请求辞官。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然余以病匄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归田园,带月荷锄,得遂此生矣。”
匄骸骨(gǎi hái gǔ)
发音:gǎi hái gǔ
基本含义:形容人体瘦弱、衰弱。
详细解释:匄骸骨是由两个词语组成,匄指匍匐,骸指骨头的残骸。匄骸骨形容一个人瘦弱得像骨头的残骸一样,非常衰弱。
使用场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体瘦弱、衰弱的状态。可以用于描述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很差,非常虚弱。
故事起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叔孙侨如之追郑,遇病人,曰:‘奚病也?’曰:‘匄骸骨。’”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人生病得非常虚弱,身体像骨头的残骸一样衰弱。
成语结构:匄骸骨是由两个词语组成,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例句:
1. 他病了一段时间,现在变得匄骸骨了。
2. 那个年轻人每天只吃一顿饭,已经变得匄骸骨了。
记忆技巧:可以将匄骸骨与“骨头的残骸”联系起来,表示一个人瘦弱得像骨头的残骸一样,非常衰弱。
延伸学习:了解更多与健康和身体状况相关的成语,例如“虚弱不堪”、“面黄肌瘦”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病了很久,现在看起来像个匄骸骨。
2. 初中生:他在比赛中受伤了,现在变得匄骸骨,需要好好休息。
3. 高中生:考试前几天他几乎没睡觉,现在看起来像个匄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