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碑石
发音(Pronunciation):bēi sh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具有历史、纪念或象征意义的石碑。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碑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一种纪念物,用于记录重要事件、人物或事迹。碑石通常由石材制成,上面刻有文字和图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某些事物或人物具有历史、纪念或象征意义。也可以用于比喻某种事物具有重要、不可动摇的地位或作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碑石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最早见于《诗经·小雅·鹤鸣》:“石碏可镂,石碏可琢。”意为石块可以雕刻、琢磨。后来,碑石逐渐成为纪念和表彰重大事件或人物的常见方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碑”和“石”两个词组成,构成了一个固定的词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座碑石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发展。
2. 他是我们学校的精神碑石,对学生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纪念”、“历史”等相关的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碑石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碑文文化,以及一些著名的碑刻,如秦始皇兵马俑的碑文、北魏孝文帝碑、唐代的大书法家欧阳询碑刻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这座碑石上刻着我们学校的名字。
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成为一块社会发展的碑石。
3. 高中生: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碑石,它们记录了我们国家的发展历程。
4. 大学生:这部电影是对那段历史的一块碑石,让人们记住了那个时代的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