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矙瑕伺隙
发音(Pronunciation):kàn xiá cì x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们对他人的过失或缺点特别敏感,总是在别人犯错或出现漏洞的时候抓住机会揭露或批评。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矙瑕伺隙是由两个成语组成的,矙和瑕分别表示人们眼中的过失或缺点,伺隙表示等待机会。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他人的过失或缺点特别敏感,总是在别人犯错或出现漏洞的时候抓住机会揭露或批评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挑剔别人缺点、喜欢抓住别人错误的人。可以在讨论人际关系、工作环境或社交场合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故事中,田敬仲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但他过于挑剔,经常抓住别人的过失不放过。有一次,田敬仲担任官职,有一个人想要陷害他,于是故意犯错误。然而,田敬仲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揭露对方,因为他认为这种行为不值得效仿。他说:“矙瑕伺隙者,不可与共事。”从此,矙瑕伺隙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警示人们不要过于挑剔别人的过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矙瑕伺隙是一个由两个动词和一个名词组成的成语。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总是矙瑕伺隙,从不肯夸奖别人的优点。
2. 这位老师非常矙瑕伺隙,对学生的一丁点错误都不放过。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成语的发音拆分为“看下次戳细洗”,并将其与成语的意思联系起来。你可以想象一个人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等待下一次犯错的机会,然后大肆揭露和批评,就像是在看着下次要戳破的脆弱点,然后细细洗刷。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吹毛求疵”、“苛捐杂税”等。这些成语都与挑剔、苛求别人的行为有关。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小明总是矙瑕伺隙,看到小红写错字就会大声指出来。
2. 小学生:老师对我们的作文总是矙瑕伺隙,找出了很多错误。
3. 中学生:班长经常矙瑕伺隙,对同学的衣服、发型等都挑剔不放过。
4. 大学生:在论文答辩中,教授会矙瑕伺隙,找出论文中的漏洞和不足之处。
5. 成人:工作中的同事经常矙瑕伺隙,总是抓住别人的小错误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