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金箍(jīn gū)
发音(Pronunciation):jīn g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金箍是指用金属制成的箍,比喻对人或事物进行约束或限制。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金箍成语源自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其中的角色孙悟空头上戴着一顶金箍,这个金箍可以随意变大或变小,从而限制孙悟空的力量。因此,“金箍”一词常用来比喻对人或事物进行约束或限制。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金箍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描述对某人或某事进行约束或限制的情况。比如,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受到了严格的管束,或者某计划受到了严密的控制。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金箍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是一位非常厉害的神仙,但是他经常惹祸,因此被玉帝下凡监管。为了约束孙悟空的力量,玉帝在他头上戴上了一个金箍,这个金箍可以随意变大或变小,从而限制孙悟空的力量。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金箍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言行受到了金箍的限制,不能随意行动。
2. 这个项目的预算被金箍住了,无法超支。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金箍限制了孙悟空的力量,就可以记住金箍的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西游记》这部古代小说,了解其中的故事情节和其他角色。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金箍住了我的自由,不让我出去玩。
2. 初中生:父母对我的行动进行了金箍式的管制,每天都要报告行踪。
3. 高中生: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我们的行为进行了金箍般的限制,不能随意违反。
4. 大学生:社会的规范和法律对我们的行为起到了金箍的作用,约束了我们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