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霮濧(dàn duì)
发音(Pronunciation):dàn du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丑陋或不端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霮濧一词源于《左传·僖公十二年》:“仲尼曰:‘吾闻之也,美言之以自美者,恶言之以自恶者也。’”霮濧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说出的话语或行为,反映了他自身的品质或气质。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容貌或气质丑陋或不端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霮濧通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气质不好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或讽刺那些丑陋或不端正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霮濧一词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僖公十二年》。在这个故事中,孔子说:“我听说,美化自己的人用美言,丑化自己的人用恶言。”霮濧一词就是从这个故事中衍生出来的。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霮濧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举止言谈都很霮濧,没有一点风度。
2. 她的相貌虽然不算美丽,但也不至于霮濧到那种程度。
3.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外表漂亮的人才有价值,内在美更重要,不要被他人的霮濧所迷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霮濧与“丑陋”、“不端正”等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另外,可以将其与故事起源中孔子的名言“美言自美,恶言自恶”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古代文学作品、历史故事等来深入了解霮濧这个成语的应用和含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样子真霮濧,我不喜欢和他一起玩。
2. 初中生:他的言行举止都很霮濧,没有一点风度。
3. 高中生:这个人的外貌虽然不算美丽,但也不至于霮濧到那种程度。
4. 大学生:在人的价值观中,外表的美丽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内在的美更加重要,不要被他人的霮濧所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