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恒例(héng lì)
发音(Pronunciation):héng lì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的惯例或规定。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恒例是由“恒”和“例”两个字组成的。恒指长期、永久,例指规矩、规定。恒例指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的惯例或规定,表示某种行为或活动在长期的实践中成为了一种习惯或规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恒例通常用于描述某种习俗、传统或规定,强调其长期以来一直保持不变的特点。可以用来描述各种场合下的惯例,如节日的庆祝方式、会议的议程安排、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恒例一词的起源较为普通,没有特定的故事或传说与之相关。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恒例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我们家,过年期间贴春联是一个恒例。
2. 这个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已经成为了一项恒例。
3. 参加婚礼时,送红包是一个恒例的惯例。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与“常规”、“习俗”等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恒例的含义。同时,可以通过与其他含有“恒”或“例”的成语进行类比,如“恒河倒挂”、“不可开交”等,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恒例相关的成语,如“习以为常”、“成规模式”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每年过年都要贴春联,这是我们家的恒例。
2. 初中生:学校每年都会举办运动会,已经成为了一项恒例。
3. 高中生:参加婚礼时,送红包是一个恒例的惯例。
4. 大学生:每年学校都会举办毕业典礼,这已经成为了一项恒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