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指谏
发音(Pronunciation):zhǐ jià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直言规劝、忠告谏诤。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指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指”指的是直指,表示直接说出问题所在,而“谏”则表示规劝忠告。指谏意味着直接规劝或忠告他人,通常是为了改正错误或阻止错误的行为。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指谏多用于形容在关键时刻,敢于直言规劝他人,或者在面对错误或不当行为时,勇于提出忠告。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忠诚、正直、勇敢有责任心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位忠臣。据说,在唐朝时期,有一位名叫裴度的大臣,他敢于直言规劝皇帝李世民。有一次,李世民打算攻打一个强敌,但裴度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他毫不犹豫地向皇帝提出了自己的忠告。李世民听取了裴度的建议,最终决定放弃进攻。由于裴度的直言谏诤,李世民避免了错误的决策,因此,裴度被称为“指谏之臣”,这个成语也因此而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指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指”是动词,表示直接指出,而“谏”是宾语,表示规劝忠告。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个敢于指谏的人,不怕得罪别人。
2. 在关键时刻,他毫不犹豫地提出了指谏,帮助公司避免了错误的决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伸出手指,直指他人,并同时说出忠告的场景。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忠告、规劝相关的成语,如“直言不讳”、“劝谏如流”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经常指谏我们要遵守校规。
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应该敢于指谏同学们不要旷课。
3. 高中生:在班会上,同学们纷纷提出指谏,希望改善学校的食堂饭菜质量。
4. 大学生:作为学生会干部,我要勇于指谏学校的不足,为同学们争取更好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