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散学(sàn xué)
发音(Pronunciation):sàn xu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学习没有系统、没有条理,零散而不成体系。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散学是由“散”和“学”两个词组成的成语。“散”意为分散,零散;“学”指学习。散学形容学习没有组织、没有计划、没有条理,只是零散地进行,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知识体系。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散学常用于批评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方法不科学的人。也可以用于指责学习内容不系统、不完整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散学一词最早出现在《后汉书·郎顗传》中,记载了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叫郎顗的人。郎顗年轻时好学,但他没有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只是随意地学习各种知识,没有形成系统的学问。因此,人们就用“散学”来形容他的学习态度。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谓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学习方法太散学了,没有一点条理。
2. 要想取得好成绩,不能只是散学,而应该有计划地学习。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散学”拆分为两个部分,用“散”来表示零散、分散的意思,用“学”来表示学习。可以通过想象自己在学习时没有计划、没有条理,只是零散地学习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散学”相关的成语,如“半途而废”、“一知半解”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用法。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不想散学,我要按照老师的教导认真学习。
2. 初中生:他整天只知道散学一些无关紧要的知识,不注重学习重点。
3. 高中生:要取得好成绩,不能只是散学,而应该有系统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