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居高临下
发音(Pronunciation):jū gāo lín xi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处于高位或优势地位,俯视他人,傲慢自大的态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表示站在高处,以优势地位对待他人,表现出一种高傲和自大的态度。这种态度常常使人感到受压迫,被轻视或被忽视。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人在地位、能力或权力上处于优势地位,对他人嘲笑、轻视或压迫。也可用于形容某人的态度傲慢自大,不尊重他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记载了一个故事。昭公是齐国的国君,他喜欢狩猎,一次他在山上追赶一只野猪。当他站在山上,俯视着正在逃跑的野猪时,他感到非常得意和高傲。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居高临下”的含义。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四个汉字组成,前两个字表示“居高”,后两个字表示“临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公司中的地位很高,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下属。
2. 这个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从不关心他们的需求。
3. 在家庭中,父母往往居高临下地对待孩子,导致沟通困难。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联想成一个人站在高山上,俯视着周围的众人,表现出高傲和自大的态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力、地位相关的成语,如“高高在上”、“目空一切”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总是居高临下地对待我们,不给我们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
2. 初中生:班长在班级里地位很高,总是居高临下地指挥我们做事。
3. 高中生:学校的校长对待学生总是居高临下,不关心我们的需求。
4. 大学生:有些教授在课堂上总是居高临下地讲课,让我们感到很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