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儒家提倡的伦理道德的十个方面。《尚书大传》卷一下:“五作十道,孝力为右。” 郑玄 注:“十道,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恭、夫和、妻柔、姑慈、妇听者也。”
(2).十个行政区域。 唐 贞观 初,分全国为 关内 、 河南 、 河东 、 河北 、 山南 、 淮南 、 江南 、 陇右 、 剑南 、 岭南 等十道。
(3).十个行政区域。 元 代 江南 行台所辖十道: 江东 建康道 、 江西 湖东道 、 江南 浙西道 、 浙东 海右道 、 江南 湖北道 、 岭北 湖南道 、 岭南 广西道 、 海北 广东道 、 海北 海南道 、 福建 闽海道 。参阅《元史·百官志二》。
(4).即十善。不犯十恶。见《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六。
成语(Idiom):十道
发音(Pronunciation):shí d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的是一道一道的十字路口,比喻选择的困难和抉择的痛苦。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十道”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它形象地描绘了在十字路口选择的困难和抉择的痛苦。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面临各种选择,而这些选择往往会对我们的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成语“十道”提醒人们在做出决策时要慎重考虑,权衡利弊,避免后悔。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成语“十道”可以用于描述各种选择困难的情景,比如在职业发展、人生重大决策、爱情选择等方面。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面临多个选项时的纠结和犹豫不决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语“十道”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的记载,但它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对于选择的重视和思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常常强调“三思而后行”,即在做决策之前要进行深思熟虑。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十道”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十”和“道”。其中,“十”表示数量,表示有很多选择;“道”表示路或者选择的路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在职业发展的十字路口感到十道。
2. 面对两个工作机会,我感到十道,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十道”。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拥有十个路口的十字路口上,面对多个选择的困扰和痛苦,这样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如果对成语“十道”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选择和决策的思考方式。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站在十字路口,面对十道,不知道该向左还是向右走。
2. 初中生:考试成绩出来了,我感到十道,不知道该告诉父母还是继续努力。
3. 高中生:大学专业选择是一道十道,我需要认真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
4. 大学生:毕业后要找工作,我感到十道,不知道该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