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行舍藏
亦作“ 用捨行藏 ”。 《论语·述而》:“子谓 颜渊 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谓被任用就行其道,不被任用就退隐。《文选·蔡邕<陈太丘碑文序>》:“其为道也,用行舍藏,进退可度。” 吕延济 注:“言其道德於时,用之则行,捨之则藏。”《晋书·刘乔传》:“至人之道,用行舍藏。” 宋 苏轼 《贺欧阳少师致仕启》:“是以用捨行藏, 仲尼 独许於 颜子 。”亦省作“ 用舍 ”。《后汉书·周黄徐姜等传赞》:“用舍之端,君子之所以存其诚也。” 宋 欧阳修 《六一笔记·道无常名说》:“达有无之至理,适用舍之深机。”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用行舍藏
成语(Idiom):用行舍藏
发音(Pronunciation):yòng xíng shě cáng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直接说出来。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用行动来代替言语,以达到更好的效果。这个成语强调了行动的力量,认为通过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比仅仅依靠言语更加有效。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各种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特别是在需要传达自己的意图或者解决问题时。例如,在团队合作中,通过行动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比口头上的承诺更能让人信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智者。据说,有一次他在一座寺庙里遇到了一位傲慢的学者。学者自诩博学多才,智者则默默地听着。智者知道,言语可能无法改变学者的态度,于是他决定用行动来展示自己的智慧。智者做了一些令人惊叹的事情,最终让学者感叹不已,对自己的无知有了新的认识。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用行舍藏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用”表示使用,“行”表示行动,“舍”表示放弃,“藏”表示隐藏。这个成语通过这四个汉字来表达行动代替言语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不仅说得好,更会用行舍藏,让人佩服不已。
2. 在工作中,用行舍藏的能力会让你更有竞争力。
3. 有时候,不要只是说,用行舍藏会更有说服力。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成语分解为四个部分来记忆:用(使用)、行(行动)、舍(放弃)、藏(隐藏)。可以将每个部分与自己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关于中国成语的故事和用法,可以阅读相关的成语故事书籍或者参加成语学习班。此外,可以多与他人交流,尝试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别人吵架,我喜欢用行舍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 初中生:在班级合作中,我们应该用行舍藏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3. 高中生:在面试中,用行舍藏的能力会让你给面试官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4. 大学生:在工作中,用行舍藏的能力对于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