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束栝(shù gé)
发音(Pronunciation):shù gé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束缚、拘束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束栝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束”指束缚,限制,而“栝”指木制的枷锁。束栝形容人受到限制、束缚,无法自由行动。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束栝常用来形容某人受到不同形式的约束和限制,无法自由发展或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社会等方面的局限和束缚。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束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在古代,犯人被束缚在栝上,无法自由行动,这是一种严厉的刑罚。后来,人们将这种限制和束缚的情况引申为束栝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其他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创造力被束栝住了,无法发挥出来。
2. 这个制度限制了人们的自由,让他们感到束栝。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束栝”联想为一个人被木制的枷锁束缚住,无法自由行动的形象。通过形象化的记忆,可以更容易地记住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束栝相关的成语,例如“束手无策”、“束手待毙”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于束栝这一主题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老师的要求让我感到束栝,无法尽情玩耍。
2. 初中生(13-15岁):学校的规定束栝了我们的言论自由。
3. 高中生(16-18岁):考试的压力让我感到束栝,无法全身心投入到其他活动中。
4. 大学生(19-22岁):社会的竞争让我感到束栝,无法尽情追求自己的兴趣爱好。
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