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陼堤(dǐ dī)
发音(Pronunciation):dǐ d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河岸上的堤坝,借指事物的边缘或边界。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陼堤是由“陼”和“堤”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陼指河岸上的高地,堤指河岸的堤坝。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边缘或边界,比喻事物的极限或界限。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事物的边缘或边界,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的极限或界限。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文学作品、演讲、写作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中有一则故事,故事中描述了齐景公在位时,国内发生了一场大旱灾,齐国的百姓们都非常苦恼。有一天,齐国的一位智者前来告诉齐景公,只要在河岸上修建一座堤坝,就能解决旱灾问题。于是,齐景公立即命令修建堤坝,并且在堤坝的顶端刻上了“陼堤”三个字,以示这座堤坝是用来解决极限问题的。后来,人们就用“陼堤”来比喻事物的边缘或边界。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名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忍耐力已经到了陼堤的边缘。
2. 这个问题已经接近了陼堤,我们需要谨慎处理。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陼堤”与河岸上的堤坝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事物的边缘或边界就像是一座堤坝,只有越过这座堤坝,才能达到事物的极限或界限。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边缘或边界有关的成语,如“岌岌可危”、“临界点”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3-6岁):小明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河边的陼堤上。
2. 小学生(7-12岁):小红站在事故现场的陼堤上,向大家讲解事故的发生原因。
3. 中学生(13-18岁):这个问题已经接近了陼堤,我们需要谨慎处理。
4. 大学生(19岁及以上):他的忍耐力已经到了陼堤的边缘,再过一会儿就会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