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画板
发音(Pronunciation):huà bǎ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用来画画的木板或纸板,比喻人的心思或计划。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画板”源自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权衡》:“画板,心也。”意思是人的心思就像画画时所用的画板一样,可以随意描绘和塑造。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人的心思或计划可以随意调整和改变的意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的计划或心思随时可以调整,没有固定不变的状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人的心思或计划灵活多变,具有创造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据说,古代的画板是用来练习书法和绘画的工具。画板上的字迹或画作可以擦掉重写,因此,人们将画板比喻为人的心思或计划。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权衡》。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语+像+画板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计划像画板一样,随时可以改变。
2. 她的心思像画板上的画作一样,充满了创意和变化。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把“画板”想象成一个灵活多变的工具,用来描绘和塑造人的心思和计划。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绘画相关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绘画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画龙点睛”、“一画千金”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喜欢画画,每次都用画板来练习。
2. 初中生:老师说我们的计划要像画板一样灵活多变。
3. 高中生:我的心思像画板上的画作一样,充满了创意和变化。
4. 大学生:在创业的道路上,我们要拥有灵活的心思,像画板一样随时调整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