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僋佄
发音(Pronunciation):zàn huǐ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人的品行或行为卑劣、恶劣。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僋佄是一个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成语,其中“僋”表示品行卑劣、卑鄙,指人的品质低劣,没有道德底线;“佄”表示行为恶劣、邪恶,指人的行为不正当、卑鄙。两者结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都非常卑劣、恶劣。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和行为非常恶劣,没有道德底线。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以卑劣、卑鄙的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或者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屈原是楚国的大臣,他在楚怀王的宫廷中受到了贾生的诽谤和陷害,最终被贾生所害。贾生是一个行为卑劣、品行恶劣的人,他为了自己的私利,不择手段地陷害了屈原。因此,后来人们用“僋佄”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品行卑劣的人。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行为真是僋佄,竟然为了一点私利而陷害了自己的朋友。
2. 这个人的品行真是太僋佄了,他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地伤害了无辜的人。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僋佄”与“卑劣、恶劣”这两个词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品行和行为非常卑劣、恶劣,没有道德底线,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有关道德和品行的词语和成语,如“卑鄙”、“恶劣”、“品行不端”等,以丰富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行为真是僋佄,欺负了弱小的同学。
2. 初中生:这个人的品行真是太僋佄了,他为了考试作弊不择手段。
3. 高中生:他的行为非常僋佄,竟然为了追求权力而背叛了朋友。
4. 大学生:这个公司的经理行为太僋佄了,为了谋取私利不顾员工的权益。
5. 成年人:那个政客的品行真是太僋佄了,为了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地欺骗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