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耻下问(不恥下問)
◎ 不耻下问 bùchǐ-xiàwèn
[do not feel ashamed to ask and learn from the rank and file;be modest enough to consult one's inferiors] 不把向学问、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当成可耻的事。形容谦虚、好学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不耻下问(不恥下問)
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认为有失体面。《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何晏 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 晋 葛洪 《抱朴子·勤求》:“夫读五经,犹宜不耻下问,以进德修业,日有缉熙。”《老残游记》第七回:“阁下既不耻下问,弟先须请教宗旨何如。” 毛泽东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我们切不可强不知以为知,要‘不耻下问’,要善于倾听下面干部的意见。”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不耻下问
成语(Idiom):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发音(Pronunciation):bù chǐ xià wè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不以向下请教为耻,表示虚心学习、勇于向他人请教的精神。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不耻下问是一个表示学习态度的成语,强调了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保持谦逊、虚心的态度,不以请教他人为耻。它鼓励人们勇于向他人请教,不断学习进步。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不耻下问常用于描述一个人虚心学习、不怕向他人请教的情境。可以用于教育、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中的一则故事。相传,战国时期,齐国的范睢和蔡泽都是有名的学者,范睢聪明才智过人,蔡泽却很平凡。有一天,蔡泽对范睢说:“我虽然学识不如你,但是我有一点你没有,那就是不耻下问。”范睢深受启发,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态度,以虚心请教的心态不断提高自己。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不耻下问是一个由四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不”表示否定,“耻”表示羞耻,“下问”表示向下请教。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作为一个优秀的学生,我们应该学会不耻下问,虚心向老师请教问题。
2. 他是一个有学习热情的人,总是不耻下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不耻下问”记忆为“不以请教为耻”。可以用“请教”这个词和“耻”这个字来联想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学习、教育相关的成语,如“学贵不倦”、“温故知新”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不耻下问,向老师请教了一个问题。
2. 初中生:作为一个好学生,我懂得不耻下问,虚心向同学请教学习方法。
3. 高中生:我们应该保持不耻下问的态度,向老师请教困难题目。
4. 大学生: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是成为优秀学生的必备品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