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蹴踏(cù tà)
发音(Pronunciation):cù tà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用脚踩踏,形容蔑视、践踏或破坏。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蹴踏指用脚踩踏,比喻蔑视、践踏或破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对他人的不尊重和轻视,或者对事物的破坏和糟蹋。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蹴踏这个成语可以用在各种场景中,例如描述一个人对他人的不尊重行为,或者形容对环境、资源等的破坏行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蹴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哀公十四年》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大夫颛顼蹴踏了一只乌鸦,被大夫孟孙反对,并警告他说:“蹴踏鸟兽,不可以为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蔑视和践踏他人是不应该的,应该尊重他人和事物。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蹴踏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蹴”和宾语“踏”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蹴踏了我的尊严,让我感到非常受伤。
2. 这些人蹴踏了公共场所,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记忆蹴踏这个成语的方法可以是联想法。可以想象一个人用脚踩踏一只小鸟,表示对小鸟的蔑视和践踏,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蹴踏了我的玩具,我很生气。
2. 初中生:他蹴踏了我的尊严,我决定不再和他交朋友。
3. 高中生:这些人蹴踏了公共场所,给城市环境带来了很大的破坏。
4. 大学生:他蹴踏了我的努力,让我觉得很失望。
5. 成年人:我们不能蹴踏自然资源,应该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