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漃漻(jì liú)
发音(Pronunciation):jì liú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漃漻一词源于《庄子·外物》:“故水之漃漻者,自其变也。”漃漻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常用来形容水势猛烈、声音洪亮的情况。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漃漻常用于形容水流湍急、声势浩大的情况,也可用来形容其他具有冲击力的事物,如声音、力量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漃漻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的《外物》一篇。庄子在这篇文章中以水为例,讲述了外物的变化和流动,其中提到了“水之漃漻者,自其变也”。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水流湍急的场景,后来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漃漻是由两个形容词组成的,形容词之间没有明显的主谓关系。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暴雨过后,山上的溪流漃漻,声势浩大。
2. 大风吹过,树叶纷纷掉落,发出了漃漻的声音。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漃漻”与湍急的水流情景联系起来,想象水流急速冲刷的声音和气势,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水相关的成语,如“波涛汹涌”、“滔滔不绝”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6-12岁):暴雨过后,小河里的水漃漻得很厉害,我们不能靠近。
2. 初中生(13-15岁):海边的大浪漫过来,声势非常漃漻,让人感到震撼。
3. 高中生(16-18岁):音乐会现场,乐队演奏的音乐声漃漻激昂,引起了观众的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