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罛罶(gā lí)
发音(Pronunciation):gā lí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言辞刻薄、刺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罛罶原指木制的酒槽,用来盛放葡萄汁等酿酒原料。引申为言辞刻薄、刺人的意思。形容人说话尖刻、刻薄,伤人自尊。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可用于形容人言辞刻薄、尖刻,伤害他人自尊心的情况。常用于口语和文学作品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罛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庄子·外物》篇。庄子说:“酒罛罶,不过数尺之木耳,而犹能以濁液澄清,泥沙居底,而犹能以清酒浊泥。”用来比喻人的言辞尖刻,却能让人更加清醒。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话总是像罛罶一样,刺痛了别人的心。
2. 她的批评总是带着罛罶,让人感到很受伤。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木制的酒槽旁边,用尖刻的言辞刺痛了别人的心。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辞相关的成语,如“言辞犀利”、“言辞尖刻”等,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的话像罛罶一样刺痛了我的心。
2. 初中生:她总是用罛罶般的言辞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3. 高中生:他的批评总是带着罛罶,让人感到很受伤,无法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