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燎原
发音(Pronunciation):liáo yu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燎原是一个四字成语,表示火势猛烈,迅速蔓延。比喻势力蔓延,迅速扩大。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燎原这个成语源自于《左传·僖公十四年》:“燎于原,无林则止。”原意是指大火烧草原,如果没有树林作为阻挡,火势将继续蔓延。引申为势力迅速扩大,无法阻止。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燎原一词常用于形容事件、情况或势力的迅速扩大,无法控制或阻止。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场疫情的蔓延、一场暴力事件的升级、一种思潮的传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燎原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次火灾。据《左传》记载,公元前527年,鲁国的僖公在位时,发生了一场大火,烧毁了草原上的一片树林。当时,有人建议在树林周围砍伐更多的树木,以阻止大火的蔓延。但是,僖公却说:“燎于原,无林则止。”意思是说,大火烧草原,如果没有树林作为阻挡,火势将停止不了,因为火势会迅速蔓延。后来,这个故事被人们用来比喻势力的迅速扩大,无法阻止,形成了成语燎原。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燎原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动词组成,分别是“燎”和“原”。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场疫情像燎原之火,迅速蔓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2. 暴力事件的升级就像燎原,一发不可收拾。
3. 这个新思潮正在燎原,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支持。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燎原这个成语与火势蔓延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片草原上突然起火,火势迅速蔓延,无法控制。可以通过绘画、联想或制作关联图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燎原相关的成语,如“燎如观火”、“燎如发蒙”等。也可以学习其他与火有关的成语,如“火烧眉毛”、“烈火炙手”等,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火势像燎原一样迅速蔓延,我们要及时报警。
2. 初中生:这场疫情就像燎原之火,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控制它。
3. 高中生:这个新的科技创新正在燎原,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4. 大学生:网络舆论像燎原一样迅速扩散,需要有人来引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