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言笑
◎ 不苟言笑 bùgǒuyánxiào
[be discreet (serious) in speech and manner] 苟: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人态度稳重、严肃
这位郑伯才君,……向来是个讲宋学的,方领矩步,不苟言笑。——清·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
不苟言笑
《礼记·曲礼上》:“不苟訾,不苟笑。”后以“不苟言笑”谓态度庄重。 清 戴名世 《王烈妇传》:“舍人子及诸孙多与余游,示予以烈妇行状,且曰烈妇性慧而婉,不苟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那做房官的,我看见他,都是气象尊严,不苟言笑的,那种官派,我一见先就怕了。” 柯岩 《船长》:“船长是个老派的船长,十分严格,每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穿一身笔挺的制服。”
成语词典已有该词条:不苟言笑
成语(Idiom):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发音(Pronunciation):bù gǒu yán xiào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一个人不轻易言笑,举止严肃,不苟且随便。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一个人言行举止非常严肃,不轻易发笑,不随便说话。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举止庄重、言行严肃的情况。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目前尚无明确的记载。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动词+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中总是不苟言笑,一丝不苟。
2. 她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从不苟言笑。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不苟言笑”与一个严肃的人形象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与“不苟言笑”相似意思的成语,如“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我们都不苟言笑,认真听讲。
2. 初中生:考试的时候,全班同学都不苟言笑,专心做题。
3. 高中生:学校的领导来检查,大家都不苟言笑,场面非常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