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 > 词语字典 > 誓泉之讥
誓泉之讥
更新时间:2023-12-14 03:47:50

成语(Idiom):誓泉之讥 (shì quán zhī jī)

发音(Pronunciation):[shì quán zhī jī]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对自己所说的话表示非常坚决的保证,甚至发誓,但后来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成语“誓泉之讥”源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昭公是晋国的一位君主,他对晋国的国家建设充满了热情,并且承诺要在泉水旁边立下誓言,保证会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他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没有为国家做出实际行动。因此,“誓泉之讥”成为了形容说话轻率、不守信用的人的成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口头上很有决心,但实际行动却没有兑现的人。可以用于讽刺一些虚伪的人,或者形容那些只会空谈、不愿意付出实际努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故事的起源见于《左传》,描述了昭公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仅仅是口头上表示了对国家的热情,却没有实际行动。这个故事被后来的人们引用,形成了成语“誓泉之讥”。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成语“誓泉之讥”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誓泉”表示发誓的地方,而“之讥”则表示批评或讽刺。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当初对我发誓一定会帮助我,结果却一直拖延,真是个典型的“誓泉之讥”。

2. 这个政客总是说一些空话,却从来不兑现自己的承诺,简直就是个“誓泉之讥”。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誓泉之讥”与一个不守信用的人联系起来,形成形象的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泉水旁边发誓,但后来却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誓言文化和对信用的重视,以及现代社会中兑现承诺的重要性。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他答应帮我一起完成作业,但最后却没有兑现,真是个“誓泉之讥”。

2. 初中生:他在班会上发表了很多漂亮的承诺,但却没有实际行动,真是个“誓泉之讥”。

3. 高中生:政府官员总是说一些好听的话,却没有兑现承诺,简直就是一群“誓泉之讥”。

查看全部
【版权声明】 本文为查字典网站原创文章,版权归查字典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内容。违法必究
按拼音查词语
最新加入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