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汶阳田
发音(Pronunciation):wèn yáng ti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指对土地的利用不当,导致农田荒芜,无法耕种。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汶阳田出自《汉书·刘寿传》:“刘寿以汶阳田为封,以为丘田,不可耕种。”汶阳田是刘寿的封地,但由于土地利用不当,变得荒芜,无法耕种。因此,“汶阳田”成为形容土地无法利用、荒芜的成语。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土地荒芜、无法耕种的情况,也可以用来比喻事物无法得到有效利用或发展的状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汉书·刘寿传》中记载了刘寿以汶阳田为封地的故事。刘寿是西汉时期的一位官员,他被封为汶阳侯,但他的封地汶阳田因为土地利用不当,变得荒芜无法耕种。这个故事成为了“汶阳田”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汶阳田是一个四字成语,由“汶阳”和“田”两个词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这片土地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已经变成了一片汶阳田。
2. 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资源投入,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汶阳田。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将“汶阳田”拆分为“汶阳”和“田”两个部分进行记忆。可以联想刘寿的封地汶阳田荒芜无法耕种的情景,或者想象一个荒芜的农田上种满了杂草,无法耕种。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土地、农田相关的成语,如“蓬头垢面”、“鸡犬不宁”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幼儿园学生:农田没有人耕种,变成了一片汶阳田。
2. 小学生:这个地方原本是农田,但因为环境污染,现在已经变成了一片汶阳田。
3. 中学生:这个国家的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导致整个经济都变成了一块汶阳田。
4. 大学生:这个项目一直没有得到投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块汶阳田,无法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