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过费
发音(Pronunciation):guò fèi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花费超过预算;超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过费是指在预算范围之外花费,超出经费限额。形容开支超过预算或超过财力承受能力。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个人、组织或国家在支出方面超过预算的情况。可以用来批评和警示人们不要过度消费或超支。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过费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府管理制度。在古代,官府对每个部门、机构和项目都有明确的经费限额。如果某个部门或机构超过了经费限额,就会被视为过费。这种行为被认为是贪污腐败的表现,因此成为了贬义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过费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经常过费,导致公司的财务状况一直不稳定。
2. 这个项目过费严重,需要立即采取措施控制开支。
3. 政府不得不削减开支,以避免过费现象的发生。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将“过费”与超支、超出预算等概念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手持一张预算表,但是他手中的钱超出了预算表上的数字,表示他过费了。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财务和预算相关的成语,例如“节衣缩食”、“开源节流”等,以扩大对财务管理和经济方面的理解。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8岁):我买了太多糖果,结果过费了。
2. 初中生(14岁):我的零花钱不够了,我不想再过费了。
3. 高中生(17岁):学校的活动经费严格控制,不能过费。
4. 大学生(20岁):我父母告诉我要学会合理支配生活费,不要过费。
5. 成年人(30岁):为了避免过费,我制定了每月的预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