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慏悜
发音(Pronunciation):dǐng xián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人谦虚恭敬,不敢自满自足。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慏悜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由两个字组成。慏(dǐng)意为恭敬,谦虚;悜(xián)意为怕,畏惧。慏悜合起来表示一个人谦虚恭敬,不敢自满自足。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慏悜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取得成就或获得赞扬时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可以用于表扬一个人的谦虚品质,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不要自满自足,要保持谦虚的态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慏悜最早出自《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是孔子的弟子,他向孔子请教如何做到既追求个人利益又不违背仁义之道。孔子回答说:“慏悜恐惧,一定要尽力追求个人利益,但是要以仁义为准绳,不能违背道义。”这段对话表达了孔子对于个人利益与道义之间关系的思考。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慏悜是一个形容词+动词的成语结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取得成功后仍然保持慏悜的态度。
2. 她获得了很多奖项,但她一直慏悜地对待自己的成就。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慏悜这个词语。可以将慏悜分解为慏(dǐng)和悜(xián),慏可以联想为“顶”字,表示高处,而悜可以联想为“怕”字,表示害怕。所以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高处,但又害怕自满自足,保持谦虚的态度。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了解孔子的思想和《论语》中的其他经典语录,以及其他与谦虚恭敬相关的成语,如“谦虚谨慎”、“虚怀若谷”等。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我在获得冠军后不会骄傲,会慏悜地对待自己的成绩。
2. 初中生:老师表扬了我的作文,但我要保持慏悜的态度,继续努力提高。
3. 高中生:考试取得好成绩后,我要慏悜地对待自己,不骄傲自满。
4. 大学生:在工作中取得成就后,我会保持慏悜的心态,不断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