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Idiom):狞恶
发音(Pronunciation):níng è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形容凶恶狠毒,面目可怖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狞恶一词由“狞”和“恶”两个字组成。狞指面部肌肉紧张,目光狠厉;恶指凶恶、残忍。合在一起,形容人的表情和气质十分凶恶狠毒,给人以恐惧和压迫感。
使用场景(Usage Scenarios):多用于形容凶恶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形容动物的凶猛和可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狞恶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当时,项羽和刘邦争夺天下,项羽麾下有一名狠毒残忍的将领,他的面容凶恶,所以被形容为狞恶。后来,这个词逐渐流传开来,成为形容凶恶的常用词语。
成语结构(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词 + 形容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面容狞恶,让人不寒而栗。
2. 这只狞恶的野兽令人生畏。
记忆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将“狞恶”与“凶恶狠毒”进行联想,通过形象化的方式记忆,如想象一个面容狰狞、目光凶猛的人。
延伸学习(Extended Learning):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狞恶”相关的成语,如“凶相毕露”、“凶神恶煞”等,以拓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
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
1. 小学生:那只狞恶的老虎吓得我直发抖。
2. 初中生:他一脸狞恶的表情让人不敢接近。
3. 高中生:这个电影中的反派角色狞恶而残忍。